- 博客评论
-
pengxiaoke -
2019-10-14 病理科工作札记(三) [查看全文]
谢谢分享
-
春柳新枝 -
2019-10-13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性病变(1)——概述 [查看全文]
看过你一系列文章,很有帮助。你的视角新颖,叙述流畅,即使有些诊断经验者也不会感觉乏味。期待你对淋巴结反应性病变的进一步阐述。
-
天天学,天.. -
2019-10-12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性病变(1)——概述 [查看全文]
谢谢老师!听你讲课,受益匪浅!
-
城北 -
2019-10-06 病理诊断报告可以互认吗? [查看全文]
讨论的很深入,确实无法互认。作为诊疗依据,只能请自己单位的病理科再出一份报告。
-
whyang315 -
2019-10-06 从《ABC》聊《骨病理知识点》(四):《.. [查看全文]
写得真好!受益不浅啊!
-
春柳新枝 -
2019-09-30 病理诊断报告可以互认吗? [查看全文]
赞同你的两条意见。
-
茵茵1990 -
2019-09-30 乳腺癌术后继发第二肿瘤——淋巴瘤 [查看全文]
谢谢老师的分享,受益良多
-
XLJin8 -
2019-09-30 病理诊断报告可以互认吗? [查看全文]
即便是同一专业的顶级病理专家,对于同一例肿瘤诊断的相符合率也不能达到75%,比如乳腺的不典型增生、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等。就拿影像学来说,只是要求影像的共享,而不是影像诊断的互认。但是在相同机器、相同AI软件下,有可能会认可。在中国还要考虑“特色”问题,这个大家都懂得。
-
XLJin8 -
2019-09-30 病理诊断报告可以互认吗? [查看全文]
病理报告互认是不可能被完全接受的。原因非常简单,目前国内外的医疗结构都是分级的。下级医疗结构可以接受上级医疗机构的病理诊断报告,但是,上级医疗机构不可能接受下级医疗机构的病理诊断报告。医疗中心的病理专家(亚专业病理权威)也不可能接受普通病理医生的病理报告。但是不接受或需要复诊不等于否认原单位病理医生的诊断报告。这正是病理与其它临床实验室诊断的最重要区别,临床检验是由机器自动化检测产生的数据,只要有相同的质量控制要求,就能够重复出同样的数据。而病理诊断是定性诊断,不是定量诊断。是经验诊断,不是数子化诊断。